鸡新城疫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中急性、高度接触性传染病,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困难、腹泻、神经机能乱等。本病发病急、致死率高。仍是目前我国分布广、危害严重的芦花鸡病之一。该病可引起养鸡业的直接经济损失,并严重阻碍国内和国际的禽产品贸易。
流行特点
各种日龄的芦花鸡均可感染发病,以幼鸡易感。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毒鸡,通过饲养员及被病毒污染的饲料、饮水、用具、空气、灰尘以及其他动物的引入等均可造成鸡新城疫的发生和流行,其中,野鸟的作用不可忽视。病毒的传播以接触传染为主。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,但以冬春季节发生较多。发病率和病死率与病毒的毒力、鸡群的日龄、免疫状况、饲养状况及疾病的并发情况密切相关。
临床症状
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-5天,根据临床发病的特点将其分为典型和非典型新城疫两种。
典型新城疫:主要发生在无免疫或免疫力较低的鸡群,由新城疫强毒株引起,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。各自年龄的鸡都可发生,但以30-50日龄的鸡多见。发病鸡群的典型症状为精神沉郁、食欲减退、呼吸困难、嗜睡、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粪,发病后2-3天鸡的死亡数量明显增多;随着病情的发展,可见病鸡出现歪头、头颈扭曲、呈观星状、站立不稳、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。成年鸡发病时死亡率较低,除上述症状外,还可见产蛋率急剧下降、蛋壳褪色、软壳蛋明显增多及剧烈腹泻等。
非典型新城疫:主要发生于免疫鸡群和有母源抗体的雏鸡群,其特点为发病率不高,临床表现不明显、病理变化不典型和死亡率低。雏鸡和中鸡发病时,常见咳嗽、呼吸啰音等呼吸道症状。病程长的鸡,出现头颈歪斜、站立不稳、转圈等神经症状。成年鸡发病时,症状轻微,产蛋量明显下降,软壳蛋增多。
剖检病变
典型新城疫:病死芦花鸡口腔内有多量灰白色黏液,带有酸臭味;喉头和气管充血或出血;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可见出血;小肠黏膜有枣核形的出血区,略突出于黏膜表面;盲肠扁桃体肿大、出血和溃疡;直肠黏膜呈条纹状出血。一般将腺胃出血和盲肠扁桃体肿大、溃疡作为该型的特征性病变。
非典型新城疫:病死芦花鸡眼观病变不明显。雏鸡一般见喉头和气管充血、水肿、出血、有多量黏液,心冠脂肪出血,腺胃肿胀,小肠卡他性炎症等。中鸡发病时可见喉头和气管粘膜明显充血、水肿和出血,小肠轻度卡他性炎症,有时出血。成鸡发病时病变不明显,仅见轻微的喉头和气管充血。
诊断
对于典型新城疫,根据呼吸困难、腹泻、等临床表现和腺胃出血,盲肠扁桃体肿大溃疡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,可做出初步诊断。对于非典型新城疫的诊断,则应借助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判断。
在临诊中,该病于芦花鸡的急性霍乱和鸡流感等病有某些相似的表现,可根据各自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测结果加以区别。
防治方法
预防本病应采用疫苗接种。新城疫疫苗有两大类:一类是活疫苗,其中有中等毒力的I系苗和弱毒苗(如IV系苗、II系苗和克隆-30等);另一类是油佐剂灭活苗。芦花鸡群的免疫应根据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时间,以后根据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滴度确定加强免疫的时间。大中型芦花鸡养殖场一般在10日龄时用弱毒疫苗滴鼻、点眼;25日龄时用同样的疫苗肌肉注射进行二免,并同时注射油佐剂灭活苗。应利用监测手段掌握抗体水平,若在70-90日龄时抗体水平偏低,可再补做一次弱毒苗的气雾免疫,17周龄时再进行一次油佐剂灭活苗加强免疫。
芦花鸡发病时应将病(死)鸡深埋或焚烧,严格消毒场地、物品和用具。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紧急接种,雏鸡用新城疫弱毒疫苗II系和IV系稀释20倍后滴鼻,中雏(50日龄以上)可肌注两倍量的I系苗。紧急接种会加速一部分感染鸡的死亡,但整个鸡群在接种后1周左右停止死亡。也可对病鸡注射抗体新城疫高免卵黄抗体(每瓶加入青霉素钠800万单位和链霉素500万单位),每羽1-2毫升,同时应用抗病毒药(病毒灵或禽泰克等)和抗生素(如氟哌酸或恩诺沙星,每50千克饲料中加入5克),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疫情。